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七专题集中学习交流研讨

作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10/28

1024日下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次集中学习交流研讨,围绕“坚持立德树人 回归教育初心”进行深入研讨,校长魏远竹、副书记徐晓丹重点发言,其他校领导逐一发言。省委第九巡回指导组副组长、福建警察学院原纪委书记陈培坚到会指导,全体校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党政办、宣传部、纪检监察审计处等部门负责人列席。校党委书记夏良玉主持学习会并做现场点评和交流。

夏良玉在交流和总结中强调,立德树人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到“五育并举”,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牢牢把好“课程育人”主渠道,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系统梳理和深入挖掘课程所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协同推进“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机制,明确每一个育人体系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明确每个单位的育人体系建设的具体职责,以主题教育为契机,全面扎实推进。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管理严起来,让教师强起来,让学生忙起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下一阶段,学校要广泛开展立德树人大学习大调研大落实的活动,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各级领导干部要静下心来学习领会,扎下根去调查研究,俯下身去实干担当。通过深化学习讨论、深入调研排查、深度整改提升,进一步统一思想、发现问题、回归初心,让活动成为推动工作、解决问题的生动实践。

魏远竹认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立德树人,要将立德树人落实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教书育人,落实到提高教育质量上。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回归初心,把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进一步提升思政课质量,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创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徐晓丹结合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状,以研究的视角,分析阐述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四梁八柱”——立德树人首要问题、核心课程、关键主体和现实路径。她认为,培养什么人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是高校教书育人的基本职能和使命的回应;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核心课程,对高校培养什么人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立德树人的关键主体是教师,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新时代教师要用整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以高尚的人格引领学生;立德树人的现实路径是要持续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